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政协工作 -> 社情民意 -> 第十二届委员会
地方志、文史资料修撰后继乏人需关注
2025-11-05 09:04:37   来源: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研究一室

  贺兰县政协、银川市政协、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反映,地方志和文史资料记录了一个地区的历史、地理、文化、社会等方面信息,是了解和认识一个地区的重要资料。然而,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,地方志和文史资料修撰工作面临不少问题亟需关注。

  人才资源短缺。从事地方志和文史资料修撰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,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,难以满足工作需要。以宁夏银川市贺兰县为例,机构改革后,史志办与档案馆合并,从事地方志编撰工作的只有3人,且年龄均已超过50岁;社会撰稿人严重不足,相关党政职能部门缺失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机制。

  社会认识不足。社会对地方志和文史资料的认知度普遍较低,给修撰工作带来很大困扰。如,有的修撰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,认为编修志书可有可无。地方志被边缘化,少有人问津,对地方志的传承弘扬更是无从谈起,以至于不少珍贵的地方志文献资料被束之高阁,得不到重视和利用。部分史志部门视野未完全打开,对史志工作“存史、资政、教化、育人”的职能职责认识不够全面,仅重视编史修志,资政辅治及教化育人工作开展不够。

  管理主体弱化。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完成,部分省市县区将地方志工作机构与其他部门合并,地方志管理主体不统一,边缘化、弱化现象十分突出。如,同为地方志工作机构,有的归属政府,有的归属党委,有的归属地方社科院,很难发挥对行政事务的推动力。地方志和文史资料作为记录地方变迁发展的重要材料,其编纂保存需要强有力的主体推动,但现如今地方志的部门管理仍不明晰,存在管理弱化问题,各级部门亟需加强重视,制定有效措施改变现状。

  建议加强专业人才培养。广泛开展与高校合作,设立方志学院、方志系等类似教学平台,全面开展方志专业人才培养,逐步建立起一支业务能力强、理论素质高的人才队伍。认真开展方志理论基础研究,积极总结实践经验,提出新观点,创造新理论,为构建全新方志学学科体系奠定坚实基础,以学科建设的发展来保证未来志书编纂质量的提高。

  提高社会认知程度。加强对地方志和文史资料编纂重要性的宣传,提高社会群众认知,推动地方志和文史资料工作进机关、进图书馆、进企业、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农村“六进活动”。深入开展“方志书香驿站”主题阅读活动等方志文化推广活动,扩大方志文化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
  理顺各级体制机制。把地方志和文史资料工作作为当地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,特殊部门要特殊对待,升格或高配地方志工作机构,统一归口党委领导、政府主持,真正强化行政推动的手段,不断提高保护和弘扬方志文化的基本措施和要求。 


【责任编辑】:包瑞